科技興則民族興,科技強則國家強。對于肩負經濟、政治、社會責任的共和國長子——國有企業來說,科技興則效益提升,科技強市場競爭力強。在實現“三年邁出三大步”到“十三五”開局的跨越交匯期,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,當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排頭兵?在企業轉方式、調結構的發展關鍵期,如何以創新引領發展,以創新驅動發展,實現科技強企夢?科研院所必須明確戰略方向,打造高精尖的科研團隊,掌控市場競爭的主動權,為企業質量、效益提升、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科技領軍人才是企業發展、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資源,要建設一支有自信的科技領軍人才,必須堅持“以內部開發為主,外部引進為輔”的原則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,把好“總開關”,培養人才政治方向定力;著力大唐精神企業文化宣貫,堅定“四個自信”同時,強化創新自信和技術自信,培養戰略引領能力;著力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提升,立足核心技術掌握,培養改革創新能力。同時探索積極、開放、有效的人才政策,采取廣泛宣傳、調動資源、建立博士后工作流動站、提高津貼待遇等多種方式,發現、吸引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。還需要建立健全培養人才、使用人才、留住人才的激勵機制,完善創新成果研發轉化的動力機制,讓人才、資金、技術等資源要素在企業內外充分活躍起來,激發科技領軍人才的創新動力源泉。
“青年群體是國家的未來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”。對于建設發展的科研院所,必須快速加壓迅速培養,建設一支能擔當的青年科技人才。根據專業興趣、學業方向特點,因材施教,開展專題培訓、現場試驗、技能競賽、調試歷練,“導師帶徒”“傳幫帶”,迅速提升技術攻關和解決現場疑難問題的能力;引進行業專家客座教授,加強與高校、企業合作交流,聯合建立人才培養基地,定向培養,融入實踐,提升專業技術話語權,完成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到科技引領人才的轉型;建立完善人才培訓考核機制,分層次、分類別、分方向確立人才培養重點,保證培訓力量向重點領域、關鍵部位和緊缺人才傾斜,提升青年人才培養的精準指向力;探索實踐多元化激勵手段,制定《優秀青年人才管理辦法》,綜合考評,選拔“培優”,示范“先飛”,形成人人渴望成才、人人努力成才、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盡展其才、人人創造活力競相迸發,聰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創新成長氛圍。
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。要持續堅持“三個面向”和“三個緊密圍繞”,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創新團隊。瞄準行業前沿,聚焦風電、光伏、光熱發電新技術開發應用,開展分布式能源、新能源微電網等關鍵技術研究,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;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開展節能環保有色煙雨治理、廢水治理等技術研究,履行“打贏藍天保衛戰”的責任使命;立足現場需求、針對火電、清潔能源、信息化領域制約生產經營發展的突出問題,開展專題技術攻關,立足企業實際,建設空冷特色中心、重點實驗室,提高自主創新能力,實現跟跑到領跑的轉變;建設遠程分析診斷系統,實現由基礎性試驗向高端優化、診斷服務全覆蓋,提高技術監督服務工作效率和質量?!案F理以致其知,反躬以踐其實”,與此同時,要不斷推動產學研結合,開展新領域、新技術、新材料、新工藝和新設備推廣應用,使科學技術成果快速、準確地轉化為生產力,真正實現創造價值,驅動發展。
使命呼喚擔當,使命引領未來,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,我們黨肩負起歷史使命,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、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號角聲中,大唐人定不負國之重托,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,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肩扛使命,聚力奮進。大唐科技人才也將以科技創新促發展的新業績與10萬大唐人一起,譜寫集團公司轉型升級、邁步建設國際一流能源集團的宏偉篇章。